江北的早市

发布时间:2024-11-01 08:05:06 来源: sp20241101

  太阳刚升起,哈尔滨江北的早市就睁开了眼。过高架桥桥洞向北没多远,一辆农用四轮车“吱嘎”一声停在路旁。一对中年夫妇从车上下来,男人打开车厢,卸下时令蔬菜,女人则在马路牙子上铺起一大块塑料布,再麻利地往上摆放蔬菜。正摆着,卖小百货的老张头来了,在对面的马路牙子上支起一个不到两米宽的摊床。接着,卖水果的李大嫂到了,其他摊主也陆陆续续地来了。几个人一顿忙活,寂静的街道转眼成了热闹的早市。

  在江北,集叫赶,市叫逛。赶,是为了需;逛,是为了品。“需”自不必说,单说这个“品”。除了品尝和感受人间烟火气外,就是要在逛早市时品出一种散淡、一种轻松和一种从容来。晨曦映照江北大地,江北人纷纷走出家门,奔向早市。近的出小区就到,远的还要开车赶来。此时的江北早市,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。从日用百货到农副产品,从古董旧货到时尚工艺,从吃喝零食到服装鞋帽,只有想不到的,没有买不到的。吆喝声、说笑声、嘈杂声,在江北的早市上一浪强过一浪。

  瓜果蔬菜是早市上的主角。江北人爱逛早市,多是采瓜购果买蔬菜。天下滋味早市知。食在人间,哪家哪户离得了吃?瓜果蔬菜的卖家多,竞争也激烈。你家卖瓜,他家也卖瓜,你家从省外进的货,他家在城外有大棚。瓜呀,果呀,都较着劲儿比着鲜,你圆我润它香甜,谁也不比谁的差。价格不贵,任你挑任你选,不满意不要钱。你看,自产的黄瓜带着刺开着花儿,水灵灵地诱惑着人们的眼;大辣椒、小青椒闪着绿油油的光,似在骄傲地宣告辣的誓言;一捆捆小白菜和小葱,白里夹着绿,绿里生着白,如天然的翡翠;那紫得鲜亮的茄子,那胜似红灯笼的西红柿,还有花菜、鲜藕、冬瓜,眼巴巴地看着过往的江北人,盼着能被多看上一眼,多挑上几斤,多买上几两。

  一阵酒香飘了过来。前面,七八个大酒坛子一字排开。每个坛子上都贴了张红纸,写着大大的“酒”字。卖酒的小哥大声吆喝。几个老汉不约而同围拢过来。一个问:“不上头?”一个“哼”了一声:“不上头,那是白开水。”另一个直接拿起一旁的小酒提,就往一个开了封的坛子里舀:“酒好不好,尝尝就知道。”卖酒小哥脾气好:“对对对,你尝吧,尝好了也好帮我做个活广告。”酒香越飘人越多,闻酒的、品酒的、买酒的络绎不绝。

  卖酒的旁边是卖豆腐的。老黄豆腐是老品牌。自打老黄去外地养老,他的女婿就成了老黄豆腐的传承人,几年的勤学苦练,几年的磕磕绊绊,老黄豆腐的牌子总算没有倒。早市上卖豆腐的不只老黄豆腐一家,都是卤水豆腐。赵钱孙李,人不同,豆腐也是一家一个味儿。若讲站得稳立得住叫得响,只有老黄豆腐。块大敦厚,不塌不垮,不渣不涩,没有豆腥味儿,鲜嫩柔滑中还略带淡淡的甜。没个好品行岂能修炼成早市上大家的最爱?

  最有烟火气的还是小吃区。大麻花、油炸糕、酥油饼、玉米饼,这个糕、那个点,还有各种风味的粉啊面啊,麻的辣的,都热腾腾、香喷喷地让你满口生津。最吊胃口的要数老庞家的大果子和豆腐脑。每逢早市,老庞都用新油来炸大果子,要的就是嘎嘣脆、鲜香酥。老庞媳妇做的豆腐脑白嫩软滑,一勺辣椒油、放一点韭菜花,再撒上一抹香菜叶,那滋味不单单美了胃,更暖了心。不论贫穷还是富有,只要在此待上一会儿,随便吃点儿啥,包你能品出人世间最朴素的美味。

  早市是逛出来的。这逛,也得分三类。一类是逛需,买回几斤菜、几斤瓜果,不拖泥带水,买完就打道回府;一类是逛闲,不买东西不捡漏,遛个弯饱个眼福,只图个乐儿;还有一类,权且当晨练,不在摩肩接踵中挤一挤,不闻一闻早市上的新香甜,浑身不得劲儿,一天不踏实。

  早市便利了江北人的生活,也蕴藏了江北人的盼头。一年到头,每周一四六就早上几个小时,风雨无阻,雷打不动。它陈列简单,拆装灵活,经营时短,不抢各大商场和超市的风头,更不挤占江北宝贵的空间。在江北人的生活清单里,早市位置虽不靠前,却从未受冷落。

  江北的味道里有朝阳的气息,更有江北人用心生活的滋味。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4年01月10日 20 版)

(责编:杨光宇、胡永秋)